211名校招聘博士,月薪4000:对不起,是你低估了生活的残酷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非婚子女 落户咨询
(211名校招聘博士,月薪4000:对不起,是你低估了生活的残酷)
文|乔巴(富书作者)
今天一则“211名校招聘博士,月薪4000”的新闻在网上引发大量讨论。
根据211名校延边大学就业信息网的消息,他们决定开辟科研助理岗位,吸纳毕业生就业。
本来这是好事啊,学院能够体谅毕业生的不容易,自主提供就业岗位。
可是一看给的待遇,瞬间让人傻眼。
据校方介绍,博士研究生毕业4000元/月、硕士研究生毕业3000元/月、本科毕业2500元/月,薪酬按月发放。
而且社会保险还得从每月工资中扣缴。
招聘公告称,科研助理岗位聘用期限一般以完成相应科研项目为期限,也可签订1年的固定期限合同,最多可续聘1次。
也就是说最多可以干两年,两年后自谋出路。
这个消息曝光后,迅速引发争议。
有网友就直言:
这种做法,表面上缓解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实际上却是将压力后移,不但将加大后续几年毕业生就业的压力差,更会形成对高校毕业生薪酬压减的不良社会导向。更何况,由于这些岗位是临时性的且持续时间最多不超过两年,薪酬又如此微薄,应聘者在错过求职的最佳时间后,就业之路将变得更为艰难……
还有网友笑言:
博士毕业4000块,一年一签,为啥不去送外卖。
我没看错吧?4000一个月……还不如馆子里打工的。
不怪网友要炸锅,认真想想博士4000一个月确实太少了。
培养一个博士少说也要十年,十年的寒窗苦读,十年家庭社会学校的投入,最后的结果却是微博的薪酬,却是让人有点唏嘘。
不过这也是现在高压力社会的一个缩影。
现在中国早就过了人才稀缺的时代了,别说硕士,就是博士还有海归人才也是一抓一大把。
僧多粥少,好的工作岗位就那些,无外乎要挤破头去挣。
这样就有了博士毕业4000月薪的事情。
虽然很可笑很悲哀,但这就是社会现实。
所以,进入社会的第一课就是:千万不要低估了生活的残酷。
昨天刚看到一个消息。
前阵子,有机构发布《2023年考研年度报告》。
报告预计:2023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可能突破520万人。
520万人是什么概念?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
2022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高达457万,较2021年增加80万,现在又一下增加了60多万。
考研逐年爆炸式增长的背后,是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
还是教育部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在校大学生规模超3599万,2022年中国大学毕业生预计达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
一句话,现在真的太卷了。
有考研人表示:
今年已经三战考研了,每次想到不确定的未来就很想哭。
可是为什么明知考研难,为什么还要锲而不舍?
因为年轻人就业生活拼搏本来就很艰苦啊。
前段时间,一个97年小伙,写下的简历让人心酸
寒窗苦读数十载,一天只睡6小时,身体健康,可连续工作24小时不休息,什么苦都能吃,什么都能干,泡面矿泉水已经准备。
父母不支持工作已断绝关系,朋友不看好已绝交,女朋友不理解工作忙已分手。
有人说,生活是一场漫长的修行。
我们的青春就像在爬山,当我们好不容易爬上半山腰,往下一看,原来来路早已铺满碎石。
原来,有些人生存本来就很不容易,只是我们不愿意承认而已。
记得前年,地铁上,有位大爷向一名年轻小伙问路。
男生看到周围已经没了座位,于是起身让座。
没想到,大爷摆了摆手,“不要!不要!不要!”
大爷颇为体谅地说:感觉年轻人也很辛苦啊。
今年特别辛苦是吧。
在知乎上有个热门提问:你怎么看出现在的年轻人活得很累?
高赞的回答,大多数都和工作有关,也有人说相亲和社交。
其实,没有无灾无难的生活,每个人都在默默咬牙坚持。
所以互相多点理解,多一句问候,真的很重要,可能就是我们撑过去的勇气。
面对生活的残缺,学会接纳自己坦然面对命运给予自己的苦涩,这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
愿你我大步向前,穿越狂风骤雨,洗去一身灰尘,人生便能熠熠生辉。
作者简介:乔巴,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本文来源:富书,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注:本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推荐文章
- 个人档案丢失补办流程与材料
- 落户、亿元奖金……年末9地发布人才新政
- 「研究生扩招」越早考越好考越容易拿证
- 上海新政!这4所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符合条件可直接落户
- 今年留学生好惨 哦不,985更惨
- 2023年QS最佳留学城市排名震撼发布
- 函授本科对于入户有什么帮助吗?
- 上海户口原来这么值钱
- 清华美院考研败北,如何应届申请上澳门科技大学研究生?
- 考研没有“应届、往届生”区别!只要你想考研,就有机会
- 落户限制再放开,哪些城市还能“长”?
- 2022年哪些学历可以办理上海居住证积分?外地子女在上海上学必看
热门文章
- 深圳南山福田罗湖比较好的香港本科、硕士留学中介有哪些?
- 有犯罪前科的人在深圳如何办理居住证
- 别傻傻去排队!办深圳居住证、车牌摇号、提取公积金...在家就能搞定!
- 2022年9月深圳人才引进补贴政策介绍(需深圳户籍)
- 大专入户深圳条件
- 非深户社保挂靠单位可以吗?深圳非深户社保的档次标准费用多少?
- 2022年深圳福田区英才汇人才引进补贴
- 深圳,2022年拟取消人才引进政策!补贴没了
- 毕业季:约84%港中大(深圳)2020本科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
- 2021年深圳社保基数调整了吗?深圳社保费用每个月多少钱?
- 深圳居住证办理时间与所需材料
- 深圳拟收紧户籍迁入政策,全日制大专无法直接落户
最新文档
- 临安新推18条“双招双引”新政,给予人才最高800万购房补贴17万生活补贴
- 出国留学前,千万记得要存放好自己的档案
- 出国留学毕业回国有没有好处?
- 政策指导、积极求变:沪上企业纾解疫情下应届生就业难题
- 再放宽!上海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符合基本条件可直接落户
- 30余所“双一流”毕业生去向统计出炉!本硕外省就业首选广东
- 哈尔滨松北新区迎来大批应届硕士博士落户
- 一二线城市最新落户门槛比较
- 这个一线城市有点猛:部分人员三个月社保即可购房
- 麦吉尔大学毕业后可以上海落户吗?
- 2022年,这类专科学生可免试入读本科
- 多地实施差异化落户政策,新城新区如何留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