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回国意愿增强 回国求职指南收好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非婚子女 落户咨询
(中国留学生回国意愿增强 回国求职指南收好)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留学生回国意愿增强
回国春招开启求职指南收好
“金三银四”的春季招聘拉开帷幕,不少中国留学生踏上了求职之路。求职路上,哪些信息渠道比较实用?面试时有什么竞争优势?哪些行业偏好海外背景的求职者?就此,本报记者通过对话有过回国求职经验的学生以及职业规划专业人士,以期为留学生回国求职助力。
拓宽信息渠道
“确定在成都求职后,我重点关注当地的招聘类,并加入了求职微信群。”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专业的小余回想起回国后找工作的经历说,“求职发布的职位汇总很有针对性,微信群里也常有不同岗位的招聘消息,可以及时了解招聘动态。”
记者以“校园招聘”为关键词搜索,梳理发现国内一些机构开设了针对中国留学生群体的求职服务,这些机构会获取企业职位信息并定期公布在上。同时,在这些上,还会发布“求职攻略”,其中包括各大企业校招时间表、网申节点、实习机会、面试题目集锦等实用信息。
除了从等平台接受资讯,据领英中国产品运营总监与校园品牌负责人陈怡静介绍,调研显示,人脉在留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中作用凸显。数据显示,有四成中国留学生愿意通过校友的推介得到职位需求、面试经验等关键信息,占比超过就业指导中心、公司线下宣讲会等常规渠道。
“我回国后就是通过学姐转告我的招聘信息,才找到第一份工作。”毕业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的苏子仁说,“我学的是航空航天专业,就业方向和国内同专业的研究所等机构相对对口,不少业内同学帮我投递过简历,这都是成功求职的重要助力。”
陈怡静进一步解释道,“人脉内推不仅降低了企业的招聘成本,还可以帮助企业更高效地连接优质人才,是深受雇主重视的招聘方式。因此,中国留学生在求职前可以多与前辈、同学多沟通,以积累职场人脉。”
发挥留学优势
“企业招聘时,看重学生通过接受国际化教育培养出的全球视野、跨文化沟通、多元角度思考等能力,因为这些能帮助企业创造价值、解决问题。”陈怡静认为,“如今,雇主更看重一个人在职场上的学习能力和上升潜力。其中,全球视野就是留学生的一大优势。”
苏子仁对此颇有同感。“在德国上学时,周围有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有一次,听来自叙利亚的同学讲述她在战争中的求学经历,我很受触动。类似这样的交流都能打开眼界。”苏子仁说,“回国面试时,经常被问‘出国留学你收获了什么’,我认为留学生活的一大特点就是能亲眼看到、亲身经历很多新鲜事。相比在国外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开阔视野是留学更突出的收获。”
“留学生在海外学习、生活,不仅带来更广阔的视野,也能在迥异的环境里学到更多思考方式,激发创新思维。”小余的求职经历印证了苏子仁的观点,“我在回国求职时,看到不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行业的前沿科技岗位要求应聘者有海外背景,不仅具备优秀的专业能力,还要有更开放、发散的思维。据我了解,很多企业面试留学生时,对创新思路、实践方法都很看重。”
选择适合行业
智联招聘发布的《2021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显示,互联网、商业服务、金融业等行业对海归需求量较大,对正在求职的海归来说是不错的选择。
“金融、咨询行业偏好留学生。”毕业于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的小傅回国后在上海求职,据他观察,“海外留学经历,能够一定程度反映求职者的学习、抗压能力。而且,金融、咨询等行业里有不少海归校友,相对来说,对留学生更了解和看重。”
陈怡静认为,外资企业和具有全球化背景的企业较青睐中国留学生,看重其语言优势、综合素养要求以及全球化视野。从中国留学生的角度而言,适应此类企业的工作流程相对比较容易。“大型外企对语言要求更高,也希望应聘者具备多元文化视角。另外,留学生也更容易接纳外企的文化氛围。”
“我的第一轮面试是用英语进行的。”苏子仁分享了她的求职经历,“当时应聘一家中美合资企业,面试时用英语回答了个人经历、性格、职业技能等问题。我认为外企、合资企业的工作氛围对海归群体来说,相对更加适应。”
智联招聘执行副总裁李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留学生在求职中具有较强的语言优势、跨文化交流能力,一些学生还拥有突出的专业、技术背景。因此,李强建议,中国学子毕业求职时可根据国内行业政策变化,选择专业对口、政策趋好或者感兴趣的行业投递简历,尤其要发挥语言能力、沟通交际能力、快速学习能力等优势,以赢得企业青睐。
新闻链接
根据智联招聘日前发布的《2021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2021年回国求职的留学人才数量有所增长,中国留学生回国意愿增强。根据平台内求职数据,2020年在国内求职的中国留学生总人数同比增长33.9%,2021年在国内求职的中国留学生总人数与2020年基本持平。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国内高校毕业生质量提高,国内招聘企业面向中国留学人才优先的职位数量持续走低,2019年、2020年、2021年同比增幅分别为-25.4%、-23.5%和-0.4%。分析指出,回国求职的留学人才增多,但优先职位减少,一增一减使得留学人才在国内的求职压力有所加大。(记者周姝芸)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推荐文章
- 作为应届生,必须参加上海市考的五大理由
- 错过应届生的身份,还有哪些方式能够快速落户上海?
- 重磅!上海应届研究生毕业,五大新城和自贸区就业可申请直接落户
- 为解决应届生就业问题,上海出台补贴政策,多数毕业生后悔离开
- 从专科读到中科大博士,未就业是工作要求高还是第一学历太低了
- 2018 各地落户政策大盘点,医学生在心仪的城市落脚了吗?
- 上海新政!这4所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符合条件可直接落户
- 2019国家公务员报名指导:应届生的界定问题
- 专访陆铭:上海“抢人”名校应届生获益,沪漂北漂谁来管?
- 上海落户:应届生落户上海的细则规定
- 上海落户过程中,如何解决档案丢失或调档的问题?
- 79%的留学生都回国了?他们回国后年薪怎样,最新调查数据出炉……
热门文章
- 费时费力又费钱,办理一个深圳户口,真的值得吗?
- 2021-2022年深圳居住证个人办理签注流程
- 深圳户口医保怎么办理背后隐藏着问题,你却不知道!
- 2021年深圳市技能人才引进紧缺职业目录表格和全国统考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目录表
- 办理深圳落户机构,本科生落深户
- 农村户口想转深户?如果你还在纠结,这里有答案
- 深圳博士人才引进2022(深圳博士人才引进政策2021补贴)
- 深户养老金才领1500,灵活就业人员每年需要缴纳多少费用?养老金是多少?
- 2021年深圳户口自己交社保费用可以吗(第二代社保卡)
- 深户通过公司交社保,能按最低工资标准交吗?
- 2019深圳在职人才引进流程(非秒批类型)
- 2017社保个人承担比例金额
最新文档
- 临安新推18条“双招双引”新政,给予人才最高800万购房补贴17万生活补贴
- 出国留学前,千万记得要存放好自己的档案
- 出国留学毕业回国有没有好处?
- 政策指导、积极求变:沪上企业纾解疫情下应届生就业难题
- 再放宽!上海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符合基本条件可直接落户
- 30余所“双一流”毕业生去向统计出炉!本硕外省就业首选广东
- 哈尔滨松北新区迎来大批应届硕士博士落户
- 一二线城市最新落户门槛比较
- 这个一线城市有点猛:部分人员三个月社保即可购房
- 麦吉尔大学毕业后可以上海落户吗?
- 2022年,这类专科学生可免试入读本科
- 多地实施差异化落户政策,新城新区如何留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