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评论员:当我们讨论清北毕业生去哪儿时,我们在讨论什么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非婚子女 落户咨询
(光明网评论员:当我们讨论清北毕业生去哪儿时,我们在讨论什么)
【阅读提示】清华大学:超五成毕业生选择京外单位就业
光明网评论员:每年,中国顶尖学府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毕业生去向,往往备受关注。
近日,清华和北大发布了2021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2021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两所高校的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均保持高位稳定。从签约就业的毕业生去向来看,“留京”仍是清北学子最主流的选择,上海的吸引力对比往年显著上升,相比之下,广东的热度相对有所降低。这也是广东经济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在劳动力市场关联的结果。
与此同时,清华学子进入体制内的比例明显增加。清华大学2021届签三方就业毕业生总数为3669人,其中去往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占比分别为15.8%、30.3%、23.8%,合计占比为69.9%。也就是说,近七成清华毕业生进了体制内。
从具体行业来看,根据签三方就业人数的统计,接收清华大学2021届毕业生较多的单位主要分布在信息通讯和互联网领域,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装备制造业、能源业领域,金融业领域,公共管理与服务领域。与清华大学类似,北京大学2021届毕业生也主要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教育,金融,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行业就业。
清华北大毕业生流向,具有风向标意义。它既是社会变化的滞后反应,也往往暗喻了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地区发展的情况。那么,当我们讨论清北毕业生去哪儿时,我们在讨论什么呢?
首先,开放依旧是永恒的主题。
抽象而言,清北毕业生总体还是倾向选择开放地区。开放意味着转业的机会成本低、创业的成本低;开放还意味着机会,而机会则代表着实现人生理想的可能性。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际遇会有不同,清北学子也并不都能人生圆满实现梦想,但这就是开放的魅力——开放是与梦想联系在一起的。
即便如数据所展示,清北毕业生有七成进了体制内,人们首选的还是开放程度高的地区的体制内。由此可见,在同一选项的覆盖下,地区性因素还是占有重要地位,或者说更能显现出地区性因素的重要性。
有专家表示,一个地区的长期发展,取决于供给侧“三架马车”——创新(包括技术、制度、管理、组织等创新)、资本(资本积累)与劳动(人口)。而这三点,无不与开放直接或者间接相关。今年引发讨论的鄂尔多斯年薪60万招聘教师,应者寥寥,就说明一座城市的潜力和未来,才是年轻人真正看重的。
“人类过去的几千年里从来没有过像今天这样,没有人知道未来的30年会发生什么。”尤瓦尔在《未来简史》中如是说。当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变化本身,那么无论身处比较开放的地区,还是拥有开放的心态,都意味着拥有了比较大的容错成本与试错成本。
其次,谁能善待高端人才,谁就能留住高端人才。
2021年7月,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北京市引进毕业生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扩大毕业生引进范围,适当降低落户门槛。新规明确,全国高校硕士及博士毕业生,北京地区高校、京外地区“双一流”高校本科生均可由用人单位申请办理引进,符合条件的休学创业者也在引进范围内。《办法》的最大亮点,是清华、北大等校高材生,将有“直接落户”机会。
这是继上海开辟清北本科落户绿色通道之后,落户门槛最高的北京也加入“抢人”大战。随着人口红利优势的降低,原有以依靠劳动力数量、要素投入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将向创新驱动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因而对高素质人才的争夺将成为今后城市、地区竞争的一个常态。
留住高素质人才,留住清北毕业生,不仅要有抢人政策,还要在教育、医疗、公共服务上多下功夫。而高素质人才流入而带来的地区经济繁荣,甚至是房地产市场繁荣,则是随之而来的副产品,这也进一步说明了马太效应在人才领域的存在。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助企纾困需要新思维新举措
来源:光明网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推荐文章
- 2021年,应届生落户,千万别踩这些坑
- 年末9地发布人才新政!落户、住房、亿元奖金…
- 非沪籍应届生应该如何落户上海?
- 迁出容易迁回难?上海户口能够享受怎样的待遇?
- 各地出台积分落户政策,你的学历能加多少分?
- 复旦驻村选调生:毕业不到一年,我们在基层抗疫中历练成长
- 这类毕业生,来沪工作可“直接落户”
- 详细解答落户上海六大方式,杨超越凭什么落户上海?
- 新政策实施!毕业生档案和户口该怎么处理?
- 清北毕业生去哪里了?
- 神奇:成人大专7年从高职升为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名字像民办
- 2021海归就业报告出炉,哪些行业更爱留学生?
热门文章
- 深圳市集体户口想迁到深圳有房产但不是深户的亲戚家可以吗?
- 本科生深圳入户,落深户条件门槛
- 如深户后社保是否变更
- 深圳核准入户可以自己申请吗,留学生入深户
- 浅析2022深圳核准式入户相关问题
- 深圳入户的条件是什么_2022年深圳人才市场集体户迁入他人房产申办材料发布时间:2022-01-10 14:46:18
- 应庙本科生可以把户口迁往深圳吗
- 2022年深圳专科成考本科标准
- 有关深圳社保和居住证的问题?
- 深圳学历积分入户流程,核准制入户申请条件
- 实用!深圳集体户转户口攻略来了!转到其他区也可以办!
- 深圳落户需要什么,深圳人才落户政策2022
最新文档
- 临安新推18条“双招双引”新政,给予人才最高800万购房补贴17万生活补贴
- 出国留学前,千万记得要存放好自己的档案
- 出国留学毕业回国有没有好处?
- 政策指导、积极求变:沪上企业纾解疫情下应届生就业难题
- 再放宽!上海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符合基本条件可直接落户
- 30余所“双一流”毕业生去向统计出炉!本硕外省就业首选广东
- 哈尔滨松北新区迎来大批应届硕士博士落户
- 一二线城市最新落户门槛比较
- 这个一线城市有点猛:部分人员三个月社保即可购房
- 麦吉尔大学毕业后可以上海落户吗?
- 2022年,这类专科学生可免试入读本科
- 多地实施差异化落户政策,新城新区如何留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