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人才“巅峰之战”:京、沪纷纷加大顶尖高校毕业生引进力度,谁能占得上风?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非婚子女 落户咨询
(顶尖人才“巅峰之战”:京、沪纷纷加大顶尖高校毕业生引进力度,谁能占得上风?)
华夏时报(记者刘诗萌北京报道
全国落户门槛最高的两座城市,正在为争夺同一类人才展开竞争。
7月中旬,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印发了《北京市引进毕业生管理办法》(下称“办法”)的通知,宣布对北京市重点发展领域用人单位招聘世界大学综合排名前200位的国内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和“双一流”建设学科硕士研究生,可按照计划单列办理引进。
目前,世界大学综合排名前200位的国内高校共有7所,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南京大学。根据这一政策,上述学校毕业两年内初次就业的本科毕业生和“双一流”建设学科硕士研究生,在北京市委市政府重点支持的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医药健康等高精尖产业,“两区”建设重点落地项目,北京市市级“服务包”企业,重点税源、重点引进、重点培育企业以及独角兽企业就业时,落户将不占用人单位指标。
而2020年9月上海发布的《2020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中也提到,除了此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可直接落户外,在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本科应届毕业生也可执行同样政策。
也就是说,“清北复交”四所国内顶尖高校的毕业生成为北京、上海这两座中国落户要求最高的一线城市共同争抢的目标。这场顶尖人才“巅峰之战”中,谁将占得上风?
为7所高校毕业生“开绿灯”
与此前相比,北京这次引进毕业生的力度确实有所增大,从学历到年龄的限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放宽。
同2018年2月发布的《北京市引进非北京生源毕业生工作管理办法》相比,引进人才的学历从研究生扩大到京内高校、京外地区“双一流”高校的本科毕业生;计划单列引进7所顶尖高校的本科毕业生、父母均取得本市常住户口的毕业生等;年龄门槛从本科生不超过24岁、研究生不超过35岁变为本科生不超过26岁,研究生不超过30岁;“应届生”的范围也有所扩大,毕业两年内初次就业的毕业生参照应届毕业生执行。
尤其是对上述7所世界大学综合排名前200位的国内高校毕业生“开绿灯”,引起了公众的热烈反响。“要是我今年才毕业,肯定能赶上了。”一位毕业自7所院校之一、在北京工作9年的“北漂”小李对《华夏时报》记者说。她2012年本科毕业后进入北京一家有引进人才指标的单位,却由于学历原因无法落户。
“最近一两年,包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人口上千万的超大城市都加强了人才引进力度,所以坦率地说,北京也存在人才的压力。”首经贸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晖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办法》已经酝酿了将近半年时间,北京实际上此前在通州副中心等地区也有过放宽人才引进标准的动作,此时出台可谓正当其时。不过从整体来看,相对于上海、广州和深圳来说,北京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仍然是较高的。
落户难度最高的城市
在四个一线城市中,深圳、广州人才落户的门槛最低。深圳一直以来只需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毕业2年以内,无工作和社保条件限制即可落户,不过近期出台的政策有收紧趋势,全日制大专落户将被取消,全日制本科、35岁以内的年轻人才落户仍然与大多数城市一致。广州自2019年开始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都可直接落户,2020年部分区域还可引进大专以上学历、全日制技校高级工班人员。
而上海和北京相比,北京的落户难度是最大的。上海可以通过居转户和引进人才等方式落户,2020上海“居转户”全年落户人数总额为人,人才引进落户人数为人,如李佳琦、杨超越等明星、网红都是通过特殊人才引进落户上海的。而北京自2018年开始实施积分落户,每年都有超过十万人提交申请,但最终的落户规模仅有6000人。从2018年到2021年最低入围分值逐年上涨,分别为90.75分、93.58分、97.13分、100.88分。一位高校教师向记者透露,从去年到今年他一共指导了8名外地研究生和本科生,全部留在了北京就业,但都没有解决户口。
在2021年北京地方两会期间,优客工场的创始人、北京市政协港澳台侨工作顾问毛大庆表示,让青年群体尤其是科创领域的青年群体愿意逐梦北京,实现北京梦想和个人梦想的统一,需要给这一群体以留京的希望。
谁能赢得“人才争夺战”?
对于抢手的“清北复交”人才,北京和上海谁能占得上风呢?
从2020年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清华、复旦和交大都已发布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其中清华大学毕业生签三方就业单位在北京的人数占比为21.9%,在上海的占17.7%;复旦大学在上海就业人数占66.12%,而赴京津冀地区协议和合同就业的仅5.06%;上海交通大学留沪就业人数占签约就业人数的71.9%,赴京就业的占3.96%。而尚未公布2020年就业数据的北京大学,2019年本科毕业留京率为43.55%,赴上海就业的约为6.48%。
从上述数据来看,北京、上海均是这些高校毕业生较为青睐的就业城市,但顶尖人才留在北京的比例明显较少。不过从近期数据来看,北京对人才的吸引力有明显回升。
根据BOSS直聘季度发布的人才吸引力报告,自2020年三季度开始,北京近三年来首次重回人才吸引力榜首,上海的人才吸引力指数也在去年下半年从第5位上升到第2位。
“泽平宏观”团队和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2021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报告也显示,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北京市人才吸引力指数自2016年的第1位四年后重回榜首。由于疫情影响逐步消散,企事业单位招聘力度加大,加之薪资优势明显,北京对求职者保持较高吸引力,随着人口管控政策放松,北京市人才外流趋势缓解,人才转为净流入,排名由2017-2019年的2、2、3位跃升至2020年的第1位。
这场争夺“顶尖人才”的城市大战,才刚刚开始。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推荐文章
- 二线城市留不住人!985大学毕业生都去了哪里?
- 81%清北留学生不回国,尖子毕业宁留美国硅谷!背后原因令人沉默
- 关于档案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 不需居住证快速落户方案
- 门槛放宽!这些毕业生符合基本条件可直接落户上海,无需“打分”
- 最新!这些人可申请补贴
- 应届生身份有多“值钱”?不仅找工作有优势,还可享受这些补贴
- 辟谣!定向选调生仅限高校硕士及以上学历?本科生没机会?
- 落户上海这么难?不不不,对于留学生来说,简直不要太简单
- 「就业」市水产研究所招工作人员和博士毕业生共12人,9月21日前报名
- 首批高校芯片博士点“18罗汉”公布,复旦已自主设立,上大成黑马
- 关于留服中心国外学历认证常见问题汇总
热门文章
- 深圳社保20年,年龄55能入深户吗?
- 2022年「中级职称」在深圳入户中到底重要吗?
- 五险一金和社保,五险合一 社保 减员
- 入深户加分条件核准入户全日制大专35岁以内
- 深圳发布“深八条”楼市新政细则,深户有5年社保即可限购一套房
- 深圳市生育津贴怎么领,谁能领?
- 深圳积分入户如何申请,深圳本科学士学位入户
- 深圳集体户两年到期怎么办落户秒批设置
- 深圳生育津贴可以领多少钱
- 2021-2022年深圳市社保转移流程最新规定
- 大学集体户口毕业后怎么处理
- 深圳生育津贴办理流程
最新文档
- 临安新推18条“双招双引”新政,给予人才最高800万购房补贴17万生活补贴
- 出国留学前,千万记得要存放好自己的档案
- 出国留学毕业回国有没有好处?
- 政策指导、积极求变:沪上企业纾解疫情下应届生就业难题
- 再放宽!上海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符合基本条件可直接落户
- 30余所“双一流”毕业生去向统计出炉!本硕外省就业首选广东
- 哈尔滨松北新区迎来大批应届硕士博士落户
- 一二线城市最新落户门槛比较
- 这个一线城市有点猛:部分人员三个月社保即可购房
- 麦吉尔大学毕业后可以上海落户吗?
- 2022年,这类专科学生可免试入读本科
- 多地实施差异化落户政策,新城新区如何留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