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趣考研:二战考研er注意|关于组织关系、档案转寄、户口迁移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非婚子女 落户咨询
(研趣考研:二战考研er注意|关于组织关系、档案转寄、户口迁移)
毕业生们马上就要挥手向自己的4年大学生涯告别,拿到通知书的同学们忙着收拾行李,续费研究生生活。但一战未上岸,又不甘心直接工作的准二战生最近犯愁了:我该去向何方?组织关系、学生档案、户口转移又该如何安置呢?
今天小蛙就以上问题,给大家提供一些tips:
1.组织关系
一般来说,毕业生的组织关系转接包括团组织关系和党组织关系,如果是打算在职考研的同学,可以考虑直接将组织关系转到工作单位,但最好先问一下工作单位,因为有同学说有些单位不接收,最后转回了户籍所在地。下面我们主要谈一谈脱产二战生的组织关系转接~
脱产备考的同学党组织关系可以直接转到户籍所在地的街道/村委会,当然,小蛙还是建议大家先电话咨询一下负责人,需不需要介绍信等相关材料,因为强哥身边的同学被所在地单位以“本人不在家,无法参加党支部活动”为由,拒绝转入。另外,如果是预备党员,要格外注意,先提前联系要去的支部,如果支部同意接收,后续学校给你开组织关系转接证明也会方便很多。
一般确定之后,如果是省内的同学,学院的组织部负责人或者团支部/党支部负责人会从线上帮助转出,省外的话可能需要带好学院支部开具的介绍信,毕业后去线下操作。因为预备党员会涉及后续的转正事宜,所以一定要留意!
团关系的转出相对简单一些,一般都是在“智慧团建”上提交线上申请,然后告知转入团组织单位,帮忙通过申请,在申请时转入单位的全称不要写错哦。
2.学生档案
关于学生档案存放的问题,每年都有小伙伴们来问,小蛙总结了二战生档案的几处去向:
一暂缓留校
如果毕业后没有就业,打算脱产二战考研,可以选择向本科院校申请将个人档案存放学校,一般学校会允许留存两年,两年内如果就业或者考研成功,再拿报到证或者调档函将档案转出。据说如果两年内还没有提走档案,学校还是会将档案打回户籍所在地。至于这种做法能不能帮助保留个人的应届生身份,每个地方好像不太一样,所以这里建议大家查询所在省市的相关政策。
二存放人才市场
首先,小蛙不建议这种做法。出现存放人才市场的情况,主要是有小伙伴想要边工作边考研,但同时用人单位没有接收档案的资格,或者第一种做法行不通,本科院校不同意毕业生档案留校,因此选择了将个人档案挂靠在学校/就业单位的人才市场。但近两年,二战生的档案也很少存放在人才市场,总之从便捷度和安全性综合考虑,不推荐此做法。
三转回户籍所在地
不管是在职考研还是脱产考研,二战生们都可以选择将自己的档案转回户籍所在地的人社局(人事局)等单位。省内的话本科院校一般会帮忙邮寄档案,这种做法比较方便,后续无论是直接就业还是读研,都能够直接从户籍所在地调档案。当然,还是要带上调档函等资料文件。
3.户口迁移
很多同学在考上大学之后,选择将户口迁到学校的集体户口,但是毕业之后,工作未落实,这时就需要进行户口调动。
综合二战生的户口迁移情况,大致有三种:
一将档案转回生源地
由户籍所在地的人事局接收,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在家乡就业或者暂时不就业,例如二战考试。毕业后如果未落实去向,如果选择这种做法,在生源地就业后手续办理方便快捷,但是两年内如果离开生源地去了外省就业,则需要重新办理改派手续。还要注意,选择迁回生源地的同学,《户口迁移证》的迁往地址必须与家庭户口首页详细地址保持一致~
二暂留学校集体户口中
国家规定,允许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将户口、档案留校两年。但超过两年仍未落实去向的,学校会将其户口迁回生源地、因此这种做法适合有就业意愿但暂未就业的小伙伴们。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时户口还是留校,但和学校已经不具备隶属关系,所以涉及人事关系的证明都无法开具,后续可能会有些麻烦。
最后敲黑板:有些同学因签约单位不接收户口,所以需要将户口迁回原籍,因地域政策不同,有些地方落户只需《户口迁移证》,有些省市则需要加上报到证才可以,所以还是要先与落户地派出所取得联系,确定当地落户条件并准确填写地址。
每年有不少毕业生因为单位没有集体户,自己又没有及时办理户口迁移手续,长时间搁置后,造成了“黑户”现象,再次提醒大家一定要及时转移~
毕业在即,希望决定二战的同学顺利办理相关手续,继续追逐心中的~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推荐文章
- 上海应届生积分落户新规定,上海高校毕业生可另外加2分
- 一地放大招!取消县市落户门槛,出租房也可落户
- 「君穗教育」2020年应届毕业生入户新政!想要办理的就赶紧了
- 上海应届生落户政策
- 人才引进遇到外地职称不认可怎么办?
- 今年上海高校毕业生22.7万,上海多管齐下促进就业
- 4月近20城发布人才新政 宁波购房补贴最高60万
- 1500人!中金扩招实锤来了,留学生躺赢
- 选调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好去向暨上海市2022年度专项选调生政策
- 从一线到县城,从博士到大专,“抢人大战”在抢什么?
- 非上海生源毕业生在临港教育单位就业落户可加3分
- 加拿大籍华人有博士学位可申请中国永居了!全球抢夺高质量人口
热门文章
- 非深户怎么申请居住证
- 社保断缴是影响入户东莞的重要原因?还需看入户方式
- 2018积分入户非全日制本科补助6千元流程
- 在外地退休的人,户口迁入深圳了,怎样交医保呢?
- 委托办理人才引进业务的温馨提示
- 本科学历落户深圳,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 非深圳户口个人交社保怎么办理
- 深圳市2021年学历入户体检人才引进落户流程
- 深圳生育津贴(深圳生育津贴领取条件及标准)
- 代买深圳社保,代理非深户社保,代交离职人员社保
- 非深户,离职后,社保怎么办?可以自己交吗?
- 深圳居住证VS深圳户口,哪个适合你?
最新文档
- 临安新推18条“双招双引”新政,给予人才最高800万购房补贴17万生活补贴
- 出国留学前,千万记得要存放好自己的档案
- 出国留学毕业回国有没有好处?
- 政策指导、积极求变:沪上企业纾解疫情下应届生就业难题
- 再放宽!上海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符合基本条件可直接落户
- 30余所“双一流”毕业生去向统计出炉!本硕外省就业首选广东
- 哈尔滨松北新区迎来大批应届硕士博士落户
- 一二线城市最新落户门槛比较
- 这个一线城市有点猛:部分人员三个月社保即可购房
- 麦吉尔大学毕业后可以上海落户吗?
- 2022年,这类专科学生可免试入读本科
- 多地实施差异化落户政策,新城新区如何留住人才